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历史

他是王洪文的秘书,新婚后刚回北京就被隔离,喃喃自语:他预料得真准!

2023-04-27 17:04:15

1976年10月14日,刚在上海结完婚的廖祖康心思重重地返回北京,他已经好几天与王洪文联系不上,作为王洪文的贴身秘书,这种情况很不正常,但他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,于是刚办完新婚后的一些事宜,他就踏上了返京的列车。

结果刚到北京还没来得及打听消息,廖祖康就被几位工作人员截住,直接带往了隔离审查的办事处,见此情形廖祖康明白了一切,他没有抵抗,只是喃喃地叹道:他预料得真准。



此后廖祖康一直被关押到1980年,被判处了10年刑期。出狱后,他低调地在一个普通单位工作,绝口不提与王洪文或者“四人帮”当年有关的事情,直到晚年陷入对人生的回忆时,才向家人透露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。

1976年10月5日,廖祖康在上海结婚,而这次来上海除了办婚礼这件事外,其实他还身负了一项王洪文交给他的“重任”,那就是向王洪文的妻子转达王洪文离婚的要求。

在廖祖康离开北京时,王洪文拿了500元钱让他转交给崔根娣并提出离婚,而崔根娣也同意了王洪文的要求。

其实这已经不是王洪文第一次向妻子提出离婚了。1972年,王洪文被突然调入北京任领导职务,那时候那就立刻提出了离婚,不过当时独自带着孩子在上海继续工作的崔根娣没有同意。

崔根娣与王洪文是在上海国棉厂认识,两人是同事关系。当时王洪文从部队复员,被组织安排到上海工作,而他一个吉林人,在上海举目无亲,在认识了同厂女工崔根娣后对其发起了爱情攻势。



崔根娣不仅没有嫌弃他是外地人,还与他结婚生子,成为一位贤内助,在此期间王洪文靠着自己的机灵,从普通工人逐渐升为保卫干事,有了干部身份,当时两人的生活平静却幸福,让人羡慕。

但随着文革的开展,王洪文心中滋生了政治野心,他利用自己根正苗红的出身,成为“工总司”的领导人物,并抱住了张春桥的大腿,逐渐在上海市革委中占据了领导岗位。

短短两年时间,就成为上海掌权的主要领导之一。



后来在张春桥的引荐下,王洪文又得到了江青的青睐,并联手将他推给了毛主席,70年代初,王洪文被一纸调令调往北京,从此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。

在北京,王洪文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,亲自对他提点教育,还安排周总理待在身边培养,王洪文入京2年就成为政治局常委,甚至一度被视为毛主席的接班人,多次陪同接待来访外宾。

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,古人面对皇帝的要求,面对驸马之位的诱惑都能坚守道德底线,王洪文在身居高位后却一直没有放弃与崔根娣离婚的想法。

1972年刚入京时,他提出离婚得到崔根娣的答复是“你做你的官,我做我的工”,表明了不影响王洪文的态度,此后一直到1976年,“四人帮”准备向最高权力发起冲刺的前夕,王洪文再次提出了离婚,而根据廖祖康的回忆,这一次他还让廖祖康带去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宁跟要饭娘,不跟当官爹。



这句话精准地反映了王洪文的心理。廖祖康回忆,当时王洪文的状态是兴奋中带着忐忑,他一方面对篡夺最高权力志在必得,十分高调,另一方面却又暗自忧心,似乎预料到“四人帮”的覆灭。

而他这次提出离婚,应该也是有给老婆孩子留条后路的意思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廖祖康在被抓是会感叹他预料的准。

然而造化弄人的是,虽然崔根娣同意了王洪文的离婚要求,但两人还没来得及签离婚协议,中央就对“四人帮”进行了抓捕,王洪文被扣押在秦城监狱。

更让王洪文想不到的是,他入狱后,崔根娣闭口不谈结婚的事,反而在每年的10月1日都带着孩子从上海赶到监狱对他进行探望,这个日子对他俩来说有一个特殊的意义--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。



不仅如此,崔根娣还多次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吉林,在王洪文的老家照顾其年迈的母亲--王洪文虽然曾今官至正国级,但他的家人并没有沾光,一个弟弟当兵复员后当普通工人,还有两个弟弟在家务农,妹妹也嫁在农村。

在王洪文风光的时候,崔根娣没有享福,在他落魄的时候,崔根娣也没有离开。真真正正地表现出了一位贤妻良母的美德。可以说能够娶崔根娣为妻才是王洪文最值得庆幸的事。

1992年,王洪文因严重的肝病治疗无效死亡,是“四人帮”中最早逝的一人,在崔根娣的陪伴下,他的遗体被火化,彻底结束了自己犹如过山车一般的人生。